2017/10/1 12:35:00
在率先实现与民政、公积金、财政等部门系统实时对接的基础上,9月26日,徐州市“阳光扶贫”监管系统与工商、不动产、人社等部门顺利对接,真正做到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同步使用、信息实时共享。截至9月30日,淮安、盐城、连云港、徐州、宿迁5市均按照省纪委明确的时间节点,在9月30日前实现“阳光扶贫”监管系统上线运行,标志着我省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年初,按照省委要求,省纪委将扶贫民生领域专项治理列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在严格执纪问责的同时,积极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创新,支持推动淮安市试点建设“阳光扶贫”监管系统,以扶贫资金管理为核心、以扶贫对象和扶贫项目的实名制为基础、以“制度化+信息化+公开化”为路径,实现资金使用、对象识别、责任落实、过程监管、绩效评估“五个精准”。6月初,省纪委在淮安召开现场推进会,部署扩大试点,要求9月底前苏北5个设区市完成试点任务、年底前在全省全面推开。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建立‘阳光扶贫’监管系统,旨在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扶贫领域的制度漏洞,从源头上消除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扶贫政策落到实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蒋卓庆表示,“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建设的责任主体是设区市党委和政府,具体实施部门是相关职能单位,市纪委负责试点工作的监督推进,“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非常明确”。
5个设区市在建设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省纪委要求,充分结合本地区实际,把“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建好用好——
强化数据整合比对。连云港在扶贫对象库准确导入300个经济薄弱村和13.7万低收入户基本信息,开展住房、车辆、社保、税收等10个方面的信息比对核查;扶贫资金库将7个部门28条资金线、近10亿元资金纳入监管通过比对,发现存疑信息2.75万条,核实后剔除不符合条件8091户、27970人,并新增符合条件1170户、3060人,做到应进尽进,确保“不该进的一个不进,该进的一个不少”。
突出流程优化再造。淮安市依托“阳光扶贫”监管系统重构扶贫业务流程,以及资金归集、拨付环节,打造一条贯穿始终的资金管理链,串联扶贫项目、经济薄弱村、建档立卡户等3个界面,实现可跟踪、可追溯、可预警、可评估。
加大运行公开透明。淮安市将扶贫资金来源、数量、路径、流向等全部向社会公开,曝光资金闲置、“趴窝”现象,倒逼业务主管部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各地在“阳光扶贫”监管系统为每一位低收入户建立脱贫档案,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脱贫归集,让群众可感可知。
压紧压实帮扶责任。宿迁市围绕“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全面推广运用开展专项督查,对20个市级单位、40个县直单位、59个乡镇、30个经济薄弱村、879个帮扶责任人进行随机抽查,全市帮扶责任人结对一般贫困户、联系低保贫困户结对率、“三走访”完成率达到100%。徐州市通过“阳光扶贫”监管系统手机APP的定位考勤、帮扶工作纪实等功能,实现对帮扶责任人的监管考核。
“阳光扶贫”监管系统上线以来,各地扶贫工作开展得越来越扎实,提振了基层干部的精气神。盐城市民政局副局长刘一华表示,随着“阳光扶贫”监管系统整合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比对核查越来越精准,工作针对性、有效性越来越强。
在“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的同时,按照中央纪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电视电视会议要求,目前省纪委正在落实精准脱贫工作监督推进机制,进一步夯实设区市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主体责任,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记者 黄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