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6/19 17:04:00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全省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要点的通知
皖政办秘〔2017〕110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2017年全省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要点》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5月2日
2017年全省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要点
2017年全省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助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工作大局,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创造更加优良的政务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全面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推动政务阳光透明。认真落实《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着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以下简称“五公开”)。将“五公开”要求落实到公文、会议办理程序,建立公开内容动态扩展机制,进一步完善主动公开基本目录,稳步有序拓展公开范围。组织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构建全省“五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体系,在全省选取8个国家试点县、8个省级试点县,按照国家试点内容,探索适应基层特点的公开方式,到2018年底形成基层政务公开标准规范。依法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畅通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严格按照法定时限答复,增强答复内容针对性和答复形式规范性,并明示救济渠道。对公众申请较为集中的政府信息,可以转为主动公开的,应当主动公开。
二、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着眼于稳定市场预期、营造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让更多市场主体享受政策红利,重点推进经济政策解读回应以及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重大建设项目和公共资源配置信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发挥以公开促改革、以公开聚共识、以公开促落实的作用,重点推进“放管服”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税改革等信息公开。发挥政务公开对市场主体的引导作用,重点推进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化解过剩产能、消费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等工作的信息公开。以公开促进保民生、兜底线惠民政策落实,重点推进扶贫和社会救助、环境保护、教育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信息公开。推进防范金融风险、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方面的政策解读回应和公开工作,防止风险预期自我实现。
三、强化政策解读和平台建设,提高政务公开权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做到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对新出台政策措施及时开展解读,主动解疑释惑,引导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发挥各级政府和省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第一解读人和责任人”的作用,带头解读政策,传递权威信息。创新解读方式方法,运用部门解读、专家解读、媒体解读等方式,数字化、图表图解、音频视频等方法,多角度、全方位阐释政策,特别是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政策进行形象化、通俗化解读,多举实例,多讲“故事”,着力提升解读的权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让人民群众“听得懂”“信得过”。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强化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探索政府网站与主要新闻媒体、主要新闻网站、重点商业网站的联动机制,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拓宽信息传播渠道。进一步细化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内容基本规范,优化技术规范。建设全省政府信息公开数据中心,建立电子监察、监督考核、数据统计系统,探索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大数据分析监管模式。发挥新闻发布会作为政府信息公开主要平台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工作机制、规范新闻发布工作程序,提升政务公开实效。建立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制度,凡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政策文件,政策文件制定单位应及时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加强政策解读,扩大宣传影响。对社会舆论重要关切事项,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面向省级主流媒体,通过集体采访、独家访谈等多种形式,深入阐释回应,进一步提升吹风会实效。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和重要社会关切,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及时主动参加吹风会,表明立场态度,发出权威声音。
四、积极回应关切扩大公众参与,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政务舆情回应责任,明确回应责任主体,做好舆情回应工作。针对特别重大的政务舆情,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指导、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做好舆情回应工作。加强重点舆情监测与回应,探索建立舆情监测收集工作机制,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的舆情监测体系,即时掌握了解舆情动态,收集重要政务舆情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各地、各部门要通过政府网站开展在线访谈、意见征集、网上调查等,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广泛倾听公众意见建议,接受社会的批评监督,搭建政府与公众交流的“直通车”。进一步完善公众意见的收集、处理、反馈机制,了解民情,回答问题。扩大公众参与,增进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和支持。制定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程序规定,规范公众参与方式,完善公众参与渠道。将公众参与落实到办文办会环节,重大行政决策前要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决策过程中向社会公布决策草案、决策依据,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并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邀请利益相关方、公众代表、专家、媒体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决策出台后要做好解读回应,向社会公众深入介绍政策背景、主要内容、落实措施及工作进展,主动解疑释惑,积极引导舆论,管理社会预期。
五、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方便群众网上办事。整合政务服务资源与数据,建成省级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推进市级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编制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通过本级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公开发布,并实时更新、动态管理。积极推进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活等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加快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智能化升级,推进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融合,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制定安徽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和数据交换标准规范,整合构建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和省级政务服务共享数据平台,推动电子证照库、统一身份认证和网上支付体系建设,有序推进政务信息互认共享和联网核验,逐步解决重复提交材料和循环证明问题,方便群众办事创业。
六、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创业动力和创新活力。及时衔接落实国务院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对取消下放项目的督促检查、跟踪问效。动态调整省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推行省市县乡四级公共服务清单制度建设。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全面推行省市县三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降低制度性成本,削减中介评估项目和费用,进一步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全面清理各种证明和手续,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和企业。做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试行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制度,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扩大“证照合一”覆盖面。积极实施“先照后证”改革,加快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积极推进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一张网”的应用,增强部门间业务协同,强化信用信息应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七、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完善政务服务中心配套设施,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和审批办理职权全部进驻,加强对单位进驻、事项办理、流程优化、网上运行的监督管理,坚持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多渠道办理,适应各类群体办事需求。推广“审监分离”工作机制,建立以窗口为主导的审批运行新机制,不断提高窗口办事能力。优化审批流程,推进审批规范化、标准化。拓展联合审批范围,鼓励各种审批后置事项“串改并”,鼓励各种审查与验收“单改综”,鼓励各种检验、检测、认定、认证事项“多变少”,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创业更顺畅。探索推行“容缺审批”,大力精简评估事项,在工程建设领域探索实行“多评合一”“多图联审”“联合验收”等,推动解决程序繁、环节多、部门之间不衔接等问题。全面推进市县“多规合一”。
八、加强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以标准化推动体系化,规范政务服务中心名称标识、部门进驻、事项办理、管理监督等,推进“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实现无差异、均等化政务服务。全面总结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经验和做法,申请试点省国家验收评估。按照“五个统一”(统一功能定位、统一机构设置、统一名称标识、统一基础设施、统一运行模式)和“三个标准化”(事项名称、流程、材料标准化,事项办理、服务过程标准化,服务管理机制建设标准化)要求,加强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站规范化建设,消除基层“一站式”服务空白点。加强调查研究、业务指导、工作调度和督查落实,推动基层服务网点与网上服务平台无缝对接,充分利用共享的网上政务服务资源,贴近需求做好政策咨询和办事服务,重点推动扶贫脱贫、就业创业、户籍办理、个体工商登记、涉农补贴、医疗卫生、社会保险、农技推广、宅基地申请、计划生育管理、流动人员管理、社会救助等与基层群众联系密切的事项在为民服务中心(工作站)直接办理。开展上门办理、网上办理、免费代办等,为群众提供便捷的综合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九、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考核,夯实工作推进长效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互联网环境下做好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的重大意义,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每年至少听取1次工作汇报,研究推动工作。将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研讨交流,提升工作人员能力水平和专业素养。组织开展集中督查活动,加大对薄弱地区工作督促指导力度,推动全省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水平整体提升。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绩效考核,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形成全覆盖、多角度、能量化、可追溯的考核体系。强化考核问责机制,将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纳入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省直部门综合考核,政务公开分值权重不低于4%,政务服务单列分值。委托第三方开展政务公开常态化网上测评和政务服务绩效考核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履职尽责政治保障。自觉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意识,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认真贯彻执行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若干规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增强“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认真开展“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大厅管理,规范服务行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夯实大厅党建工作基础,丰富党建活动内容,增强窗口人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加大信息报送和正面宣传工作力度,及时总结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的新做法、新经验、新成效,宣传先进典型,树立正确导向,提升整体形象。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或工作安排,并在本要点公布后30个工作日内在本地本部门政府网站公开。省政府办公厅适时对要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附件:1.全省政务公开重点任务分工和工作进度安排
2.全省政务服务重点任务分工和工作进度安排
附件1
附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