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2 7:30:00
记者近日来到省农委9楼的全省动物卫生监控室内,只见工作人员正对着大屏幕,用鼠标点击打开全省任意一个屠宰监控点,现场实况随即同步清晰显示。这些监控点24小时开机接受监控,工作过程全程录像并保留半个月,省、市、县和本单位四级监控单位能通过监控中心或手机远程查看管辖范围内监控点场景。
这个监控系统于今年8月刚开通,是我省加强生猪屠宰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新举措。
今年4月起,省农委投入财政资金360万元,与省电信公司合作,在全省127家持证达标生猪屠宰企业、21家已运行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场、18个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布设773个高清球机或高清枪机摄像头,依托2015年建成的全省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国标B级专用机房和省级监控平台中心,对全省生猪屠宰企业、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场、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实行远程视频监控,实现了动物卫生监控可视化、全覆盖、实时监管、证据可保存、动物及动物产品可追溯。
近几年,全国发生多起“注水肉”“病死肉”事件,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2014年,屠宰管理职能移交到农业部门,当年5月7日晚,央视报道了兴化市注水猪肉事件。省农委立即组织对全省生猪屠宰行业开展大排查,调研摸底发现,我省生猪屠宰行业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生猪屠宰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能严重过剩,全省共有生猪屠宰企业900余家,年屠宰量小于2万头的企业约占71%,采用手工或半机械化屠宰方式的企业约占70%,年屠宰量达不到设计产能三分之一的企业占80%以上,以收费代宰模式生产经营的企业占83%;二是获证企业合法生产与无证企业非法屠宰长期并存,全省共有127家企业通过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未通过审核企业一直正常生产经营,造成生猪屠宰管理混乱、肉品检验缺位、企业主体责任难以落实、动物产品安全存在较大风险。
2015年初,我省决定开展生猪屠宰行业清理整顿。以此作为畜禽屠宰管理工作的突破口。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畜禽屠宰行业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省农委和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生猪屠宰行业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要求用3年时间集中关闭不合格生猪屠宰企业,生猪屠宰企业数量控制在150家以内,全面实现工厂化屠宰。省级财政拿出1.4亿元资金,对整体推进完成清理整顿任务的县,分别给予50万-400万元不等的工作奖补。
2015年7月,省农委在泰州市召开了全省畜禽屠宰管理工作推进现场会,部署全省清理整顿工作。截至2016年9月30日,全省共有34个县(市、区)完成清理整顿任务,有16个县(市、区)已通过省级检查验收;全省累计关闭不合格生猪屠宰企业550家,占应关闭企业总数的65%。其中,泰州市、宿迁市已整体完成生猪屠宰行业清理整顿任务。
清理整顿涉及许多问题,各地因地制宜,摸索可行模式。泰州市通过政策补偿、配套奖励、资产拍卖优先购买等措施,妥善解决被关闭屠宰点的资产和人员问题。对暂无获证企业和布点少的地区,积极协调支持获证企业在乡镇建立了猪肉配供点,保障供应。海安县鼓励有条件的不合格生猪屠宰企业与获证企业合作转为肉品配供点,对通过验收的肉品配供点县财政每个点奖补5万元。滨海县29家不合格企业业主经过自行协商,自主关闭原有不合格屠宰点,合股投资建设一家标准化屠宰企业。东台市协调中粮集团,优先吸收被关闭企业员工加盟中粮肉食专卖,中粮集团免收加盟费并派专人指导、培训。
省农委兽医和畜禽屠宰管理局局长杨瑛说,生猪屠宰企业清理整顿工作要取得实效,既要关闭不合格企业,也要加强联合执法,严防私屠滥宰抬头,还要开展获证企业的“回头看”,不符合设立标准的要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予以关停,同时加强生猪屠宰企业的日常监管,全面规范行业秩序。2015年9月,省农委、省公安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打击私屠滥宰等危害肉品质量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公告》,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形成联合执法机制,打击私屠滥宰、“瘦肉精”、注水和屠宰病死猪等违法行为。今年6月初,又开展了生猪屠宰监管“扫雷行动”,前三季度全省共查处违法案件119起,移送公安机关18起,捣毁私屠滥宰窝点61个。 (记者 邹建丰)